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研系统
  • 吴庆文:一方面要深化产学研融合,全面提高创新策源能力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协调发展非常重要,包括电池、电机、电气控制系统、充电设施等环节的协调合作。张振涛认为,“减轻负担”是一个系统的项目:一方面,我们不能为了“减轻负担”而使过程缺乏标准化,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尽量减少非科学研究的行政工作,并尽量把时间还给科学家。

    2024/3/14 15:05:35 人评论 次浏览
  • 青年学生心中植入科技创新的“种子”

    2024年中国大学排名评价指标体系由12个一级指标组成,包括办学水平、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优秀校友、高层次人才、学科专业、科研项目、科研基地、科研成果、社会服务、社会声誉和国际影响力,围绕“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大校友”体系框架进行系统评价,涵盖900多个评价指标。

    2024/3/14 15:05:35 人评论 次浏览
  • 王斌建议加大科研投入,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王斌建议加大科研投入,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促进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密切合作,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体系。我们可以根据当地情况采取措施,将更多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充分依托和利用国家试点企业的中医相关经验和技术成果,进一步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建设。

    2024/3/13 15:35:37 人评论 次浏览
  • 建立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成果转化“桥梁”

    第三,建立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成果转化“桥梁”,通过政府资金引导上游基础研究,明确下游责任、目标、验收标准和上游研究补偿机制的效益,同时建立专项退出和纳入机制,有效疏浚从创新来源到产业转型,促进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

    2024/3/13 15:35:37 人评论 次浏览
  • 科研成果永远不应该只停留在论文发表阶段

    通过与企业的密切合作,她成功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为石油和天然气工程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科研成果永远不应该只停留在论文发表阶段,这只是品牌研发体系的一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最终提高用户的感知效果。

    2024/3/13 15:35:37 人评论 次浏览
  • 神舟学者:创新发展潜力大,科研成果突出

    医院锚定科研成果转化、推广应用、人员激励、产业合作等关键点,积极推进区域科研平台共建共享,与国家高水平医学科研平台合作对接。“未来进一步提高环保科技科研成果转化率,加快科研成果实施,我建议继续推进科技政策的实施,加强产业、大学、研究、应用,加强高水平人才共享,另一方面发挥财政和税收政策的指导作用,通过贷款折扣利息、风险补偿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继续采取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减轻税收负担,进一步激活环保科技型企业的研发创新活力。

    2024/3/13 15:35:37 人评论 次浏览
  • 罗玉桥曾在青岛海军401医院和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学习

    在现有功能性食品研究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加强研发投资,充分挖掘功能性食品的潜力,满足人们对营养和健康的需求。冷友斌表示,这需要医疗机构、科研机构、企业等机构共同开展科研研究,不仅要注重基础研究解决科研问题,还要注重及时转化相关科研成果,开放和加强产学研环节,共同培育“功能标志食品”,使其不断发展壮大。

    2024/3/13 15:35:37 人评论 次浏览
  • 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副教授

    未来,叶开泰将依托互联网,以“做每个时代的健康守护者”为愿景手段,创新和实践卫生管理的科研成果,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卫生产品和服务,创造更个性化的服务体验。积极探索新的科研项目管理模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显著增加。

    2024/3/13 15:35:37 人评论 次浏览
  • 打造高水平前沿医疗技术创新应用平台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科学院资源利用与稀土开发研究所惠州研发中心副主任、惠州盛磊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磊环保科技)科技总监余连祥作为“跨越”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代表,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讨论如何更好地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

    2024/3/13 15:35:37 人评论 次浏览
  • 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常任教授、正序生物学创始人陈佳

    甘肃民族师范大学的科研工作将促进学科建设进程,加强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不断提高黄河上游生态保护,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甘肃民族师范大学的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扎实推进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项目建设,通过举办高质量的学术会议、一系列学术讲座、各种学科竞赛,促进科研交流与合作,分享科研创新成果,交流科研工作理念,引导学校教师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共同努力,致力于科研工作,致力于甘肃民族师范大学的整体发展,激发甘肃民族师范大学的内生动力,形成“有组织科研”的新格局。

    2024/3/13 15:35:37 人评论 次浏览
  • 实验室通风系统全面升级

    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实验室作为科研创新的重要地位,其环境建设直接关系到科研人员的身心健康和科研成果的质量。实验室通风系统的全面升级不仅提高了实验室的硬件设施水平,而且为创造新的绿色科研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4/3/13 15:35:37 人评论 次浏览
  • 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源头核心技术创新

    促进大模型与科研的深度结合,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科研能力和高水平人工智能理解能力的人才。园区与国家纳米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等科研机构建立技术平台,为企业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如:针对新材料研发过程繁琐、试生产成本高,共同打造“新材料人工智能研发模型推导实验室”;

    2024/3/13 15:35:37 人评论 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