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最近我在研究一个走班排课系统的项目,想看看能不能应用到乌鲁木齐的高校里。
小李:那听起来挺有意思的。你知道,乌鲁木齐的高校规模都不小,传统的固定班级模式已经不太适用了。
小明:对啊,所以我们要用走班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课,然后动态安排教室和老师。
小李:那你们是怎么处理课程冲突的呢?比如同一时间同一间教室被多个老师预约了?
小明:我们使用了一种基于图论的算法来优化排课。每个课程是一个节点,边表示冲突,然后通过深度优先搜索来寻找最优解。
小李:听起来不错。那有没有考虑过使用数据库来存储课程信息?
小明:当然了,我们用的是MySQL,每个课程、教师、学生的信息都存进去,然后通过查询来生成排课表。
小李:那代码部分能分享一下吗?
小明:好的,这是我们的核心代码片段:
# 简化版走班排课算法
def schedule_classes(courses, classrooms, teachers):
# 初始化课程和教室的映射
schedule = {}
for course in courses:
for classroom in classrooms:
if classroom not in schedule:
schedule[classroom] = []
# 检查时间是否冲突
conflict = False
for existing_course in schedule[classroom]:
if course['time'] == existing_course['time']:
conflict = True
break
if not conflict:
schedule[classroom].append(course)
break
return schedule
小李:这代码虽然简单,但确实可以作为基础。希望你们的系统能在乌鲁木齐顺利运行!
小明:谢谢!我们也在不断优化,希望未来能支持更多功能,比如智能推荐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