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最近我们单位在开发一个“晋中科研成果管理系统”,你对这个项目有了解吗?
小王:听说是用于管理晋中地区的科研成果信息?你们用的是什么技术栈?
小李:后端用的是Python的Django框架,前端用的是Vue.js,数据库是PostgreSQL。
小王:听起来不错。那数据是怎么存储和查询的?
小李:我们设计了一个ResearchProject模型,包含项目名称、负责人、所属单位、研究时间等字段。使用Django ORM来操作数据库,非常方便。
小王:有没有考虑权限控制?比如不同用户看到的数据不一样?
小李:当然有。我们用了Django的User和Group系统,结合自定义的权限模块,实现了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
小王:那部署方面呢?怎么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小李:我们使用Docker容器化部署,配合Nginx做反向代理,还配置了Gunicorn作为WSGI服务器。测试环境和生产环境分开,确保上线稳定。
小王:听起来挺成熟的。那有没有考虑数据可视化?
小李:有,我们用ECharts做了简单的图表展示,比如按年份统计科研成果数量,或者按单位分类展示。
小王:这样的系统确实能提高科研管理的效率。你们有没有开源计划?
小李:目前还在内部测试阶段,但后续可能会考虑开源,供其他地区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