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管理》是河北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多年打造的一门精品在线课程,也是课程建设团队编写的一门国家级规划教材。旨在实现我校优势学科教学资源的社会共享,促进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提高。该课程以建设项目管理活动为对象,面向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相关专业的学生及社会学习者。
总体目标:以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标准:建设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育内容、一流教育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育管理为基准,遵循应用型教育规律,根据课程本身的特点,基于OBE理念,以学生岗位为切入点,应用实用为落脚点,从多角度建设适合课程特色的教师成长路线,从毕业生岗位开始建设该课程项目教育的具体项目,教育内容根据实际行业发展不断调整
规格高,目标标准,教师强,教材真实。将教室转移到矿山,打破传统思维,将训练项目转变为训练工程,将理论讲义转变为技能训练,实现了对精益化管理的认识-认知-认可的转变。以场景设计、问题抓取、思维理念、操作技术等环节为焦点,培养学生精益化管理的方法论,将其学到的理解转变为精益实践。
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与中国在非洲的企业和非洲当地的企业共同研究,了解MBA人才的需求,同时采多种合作方式培养人才。浙师大经济与管理学院在培养面向非洲的MBA人才时,与很多企业尤其是有志于开拓非洲市场的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深度合作,包括聘请他们的企业负责人作为浙师大经济与管理学院MBA的导师,把他们的企业作为实习实践的基地,邀请相关人士参与课程以及教材开发。
学习70余篇习近平总书记涉及国企领导能力提升的指示,解读相关工作资料 200 余份、100 余万字,创新教学和实训方法 20 项,召开交流研讨会15 次。通过拟定、酝酿、评审、修改,反复雕琢,历时半年、460多天人工时,才锤炼出炉了本次采用的定位于打造精品内训教材、精品内训师资、精品管理人才等国内首创的教学方案,其课程内容涵盖政治思维、经营视野、管理素养和管理技能4个领域知识。
学院充分发挥教师科学研究的优势,通过科学教育融合加强学生能力培养。在教育工作中,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改革研究,认真钻研教材,不断优化教育内容,不断改善教育方法,将过程化管理作为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近5年来,学院教师主持教学改革项目46项,其中省级9项,发表教改论文41篇,出版教材7部,获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
以松鼠AI学习系统为主导,以教材课本为支撑,形成专家顾问的模式,全面模拟特级教师教学,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多角度,打造慈溪地区高品质教学课堂。
教育管理硕士床研究生学历,首届中国教育管理科学人物、全国优秀校长、湖南省特级教师专家评委、重点中学专家评委、湖南科技学院客座教授、湖南大学硕士床研究生领导、永州市首届名校长、十佳学习型领导干部、出版个人专著2部,其中班级管理学由全国中小学校和教材研究中心指定为全国中小学班主任教材,担任永州四中校长20多年,担任广东着名民办学校广东韶关实验中学总校长。
陈光春、男、桂林市人、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研究生领导、教育部学位论文审查专家、现任广东理工学院网络金融专家。曾在工商银行从事国际贸易结算13年,美国杜克大学访问学者,教学经验丰富。先后主持地厅级、省部级和国家级科研项目各1项,参与完成国家级教改项目(前5名)1项,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主编《国际金融》教材1部,讲授过本科及研究生层次的国际经济学、国际结算、国际金融、金融学、金融风险管理、国际贸易等专业主干课程,获得多项个人荣誉称号。主要研究方向: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贺政国、男、湖南常德人、国际贸易学硕士、经济学教授、高级经济师、省级网络贸易综合技能竞赛审判长。曾在省级外贸公司工作18年,拥有丰富的外贸业务操作和管理经验。研究方向是国际贸易救济,在《国际贸易问题》、《求索》等核心期刊上发表了2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3篇被人民代表大会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的出版学术专辑1部,主编教材3部,主持多个省级和厅级课题。主要讲述了国际贸易实务、报关实务、国际货运代理等专业主干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