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化思维的形成是媒体从传播融合到市场融合的需求,深度细分市场是媒体市场融合转型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一些非凡的产品引起了轰动。以传统媒体的转型发展为例。例如,上海报业集团旗下的“嗯”客户端推出了以场景阅读为特色的泛阅读信息APP,针对90后、00后等年轻群体,迅速抢占市场;四川报业集团旗下的“封面”客户端避免与商业媒体进行资金和流量比较,立足成都,深入培育当地民生信息服务,牢牢站稳脚跟。
加快数字融合步伐。“十三五”期间,全省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年均增长,2020年电商交易额超过5000亿元。“十三五”结束时,全省制造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网络协同制造比例达到5000多家,工业化和信息化一体化管理体系达到全国排名第16位。“手机”系列品牌已成为“数字云南”的新名片,“手机云南”已成为我省旅游数字化转型的新引擎和智能旅游的新标杆。
同时,为大宗农产品销售商提供消费肖像、精准营销和差异化定价的决策支持,帮助相关部门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优势产地集中。提高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和监管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农业和农村深度融合,有效促进小农与大市场对接,为农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持。
建立健全农业自然资源大数据、重要农业种质资源大数据、农村集体资产大数据、农村宅基地大数据、农民和新农业经营者大数据等基础数据资源体系。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坚持“农村大数据收集、分析”为目标导向,促进大数据与农村振兴的深度整合,重点解决“数据共享开放、信息岛、数据障碍、数据碎片化、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实现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互联、合作、科学决策,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促进农业质量和效率,植入农村“大数据”基因。
自2015年以来,在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大数据产业发展迭代加快,政策环境不断优化,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产业一体化发展加快,数据价值逐步释放。2020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超过6.3万亿元,同比增长18.6%。预计未来三年年均增长率将超过15%,到2023年产业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与政府事务、工业、卫生、医疗、交通、互联网、公安、空间地理等行业应用密切相关的整体解决方案。目前,大数据产业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整个行业的数据存储规模和市场规模都在快速增长,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专注于数字经济。加快完善通信基础设施,培育5G融合应用新业态新模式。开展数据信息产业集聚行动,实施计算能力基本支持能力扩展项目,支持华为大数据中心有序运营,加快金山云西北总部建设,推进天壤智能、观安信息等项目建设。加快政企数字化转型,力争已建云资源利用率达到90%以上。推进“东数西算”试点项目,引进联盟30多家企业落户,初步形成云服务、人工智能、大数据应用等多业态数据信息产业链。深入研究数字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建立互联网企业入驻开发政策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