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数字政府建设、政务服务一网通、城市大脑工程等。针对新基建在城市治理领域的运用,应该会超前布局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构建城市感知系统,打造功能复合的城市综合物联网络。
“随着大数据处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蔡甸区政务服务大厅推进‘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的服务模式,由区行政审批局组织,不动产登记中心牵头,开展水电气一体化过户服务。据窗口工作人员介绍,该模式在满足居民用户处理房地产时,不出政务厅就可以进行水电改名业务。
二是深入推进省政务服务一网通和好评工作。根据省政府和省住宅建设厅的要求,有必要对接72件事。我的中心通过自定义表单和单点登录完成了其中60件事的对接,其馀12件事通过在线预约在线完成了对接。好坏评价系统在线完成全面对接,4月至今省办公库累计推出好坏评价数据4100多条。
近年来,徐汇区教育局以深化网络通信和网络统一管理、实行民间政策为重点,加大了惠民民的措施。实施高等以下学历教育、学前教育、自学考试补助学和非学历教育的民办学校设立(包括采购)、分立、合并、变更和终止审查等9个行政许可事项进入区域行政服务中心,相关审查服务实现了网上联系,进一步优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服务效率。在这次活动中,审查部门和事件后监督部门积极前进,共同应对大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人社局宣布,上海人才引进一网通基本实现了材料更加简化、过程更加优化、过程更加透明。对于经历过自己处理的人来说,材料没有感觉很简化,很多明确记载提供的资料也有很多漏洞,下面逐一说明,希望今后人民社会局能够更好地完善新的系统。
三是加强产业合作。积极接受上海等长三角城市产业辐射、资源溢出,成立金华驻上海招商总部,30多名干部多年在上海招商,累计完成合同项目50个。昨天,总投资2亿5千万元的金华(上海)人才大厦也举行了开放仪式,致力于建立在上海开发,在金华生产,在上海孵化,产业化在金华的创新平台。四是加强民生共享。合作推进“一网通办”,打通30多项跨区域行政审批事项,金华市民卡可在全国260个城市一卡通乘,仅上海就有694家医院可以直接结算门诊费用,等等。
会议原则同意《关于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意见》并指出,事中事后监管与简政放权相辅相成,只有管得住、管得好,才能放得开、放得活。要充分利用政务服务一网通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两网,灵活运用多种监督方式,加快规范有序、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事件后监督制度,创造良好的商业环境。
投资8000多万元,建设10个街道事务所文化站、54个文化服务中心,全面完善城市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民间服务中心,完善202个旧大楼、56个背街小巷,深入开展市民生活质量大幅提高的全国人民敬业行动诚信濮阳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加快推进网络通信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企业和大众工作更加方便,人际关系更加协调。
11.推进特殊设备安全监督信息化。全面应用全省特殊设备安全监督一库六平台(基础信息数据库、监察、检查、公共服务、紧急救援、大数据分析、警报平台)信息化系统,实现特殊设备安全监督与政务服务网络的联系,实现网络通信、网络通信。力争在2020年底建立电梯运行状态远程监控和应急救援平台,确保2022年底前完成气瓶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任务。
本次发布的创新案例是2019年以来我市政务服务改革的集成,是郑州对标国内、国际先进地区,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网络通信、一次完成,切实推进审查服务便利化,优化政务环境的具体措施,是政务服务高质量推进商务环境优化的生动实践,郑州围绕企业和大众的工作体验和需求,大斧推进流程再造、数据通信,不断改善的商业环境
1、在全人群、全场景的网上进行。面向校内外人员,包括编辑和编辑外教员工、本科、硕士、留学生、继续教育等各种学生、附属学校和附属公司的人员、外来人员、毕业生等全体人员,在业务申请、数据提交、评价推荐等各种业务场景中,实现业务场景的在线化、数据一表通、物联设备的联动,打破系统壁垒,师生大幅度减少填写各种表格和往返的时间。目前,只有校园一网通产品已经形成了教务、学工、人事、招生、信息化、资产、保卫等100多项业务的最佳实践。
从近年来政务服务自助终端和政务服务24小时自助服务功能区的要点分布来看,一是结合政务服务中心和街道社区(党组)服务中心等现有的政务服务体系,将政务服务自助服务送到家门口。例如,上海青浦区在区行政服务中心和全区所有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分别部署运行一网通自助服务终端,实现在家门口工作。二是在企业密集区、商业大厦等人口密集区域,设置政务服务自助服务要点,将政务服务自助服务送到身边,为工作人员提供下班后、周末等时间随时服务。例如,武汉桥口区在商业建筑中部署了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终端,并将就近办公室送到办公大众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