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皇岛,我常常感叹:这里的海风很美,但我的生活节奏却比北京的地铁还乱。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不是看海,而是打开“排课表软件”,看看今天到底要上哪门课、去哪个教室。
说起来,这个“排课表软件”是北京某高校开发的,据说功能强大得能自动避开所有可能的冲突,连老师和学生的日程都能完美匹配。不过,它似乎对秦皇岛的地理环境不太友好,每次我试图用它来安排课程,都会出现“无法找到该校区”的提示。

有一次,我尝试把课程时间调整成“北京时间”,结果系统直接给我安排了一节“虚拟课堂”,我坐在海边,对着手机上课,旁边还有几只海鸥在偷听。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或许这就是科技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虽然“排课表软件”总让我哭笑不得,但它也让我意识到,即使身处秦皇岛,也能感受到北京教育科技的魅力。只是下次,希望它能多加点“秦皇岛模式”,别再让我在海浪声中找教室了。
总之,这是一场跨越地域的智慧碰撞,也是我与“排课表软件”之间的一段幽默又无奈的旅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