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嘿,小李,我最近在研究武汉某大学的排课系统源码,挺有意思的。
小李:哦?你具体是做什么的?
小明:这个系统主要是用来安排课程时间、教室分配和教师调度的。它用到了很多算法,比如回溯法和贪心算法。
小李:听起来不错。你能给我看看代码吗?
小明:当然可以。这是用Python写的,主要部分如下:

class Course:
def __init__(self, name, teacher, time, room):
self.name = name
self.teacher = teacher
self.time = time
self.room = room
class Schedule:
def __init__(self):
self.courses = []
def add_course(self, course):
self.courses.append(course)
def print_schedule(self):
for course in self.courses:
print(f"课程: {course.name}, 教师: {course.teacher}, 时间: {course.time}, 教室: {course.room}")
# 示例使用
schedule = Schedule()
schedule.add_course(Course("数学", "张老师", "周一9点", "301"))
schedule.add_course(Course("英语", "李老师", "周三10点", "205"))
schedule.print_schedule()
小李:这段代码看起来很基础,但确实能实现基本功能。
小明:没错,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更多约束条件,比如教师不能同时上两门课,教室不能重复使用等。
小李:那是不是要用到图论或者优化算法?
小明:对,我们通常会用遗传算法或模拟退火来优化排课结果。
小李:明白了,看来这个系统背后的技术还是很复杂的。
小明:是的,尤其是在武汉这样的大城市,学校数量多,排课需求也更复杂。
小李:谢谢你分享这些内容,我对这个系统有了更深的理解。
